过氧化氢单段漂白工艺结果与讨论
2.1过氧化氢单段漂白工艺优化
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研究以及各个因素的变化趋势研究相对成熟,但是为了对比连二亚硫酸钠漂白工艺条件,本文对其中的过氧化氢用量、漂白时间进行研究分析,而漂白温度和pH控制则参考其他相关数据。
(1)过氧化氢用量与反应温度
浆料漂白后,白度与过氧化氢用量的关联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过氧化氢用量的增加,浆料白度增加,但是随着过氧化氢用量提高到2%,浆料的白度提高逐渐趋于平稳。当过氧化氢的用量提高到4%时,浆料的白度已经稳定在80%左右,达到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极限值。因此,杨木小径材的过氧化氢漂白效果与传统原料的过氧化氢漂白效果相似,都只能实现80%白度提升。
虽然适当提高漂白温度可以提高漂白速率,但是对提高漂白白度没有实质性作用。另外,过氧化氢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可以分解为氧气和水。当温度达到90~100℃时,过氧化氢可以分解90%或开始急剧分解,会直接影响漂白质量。
(2)漂白时间与pH值
浆料白度与漂白时间的关联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当漂白时间延长到150min后,随着反应时间增加,浆料的白度出现平缓趋势。说明漂白已经基本完成。适当提高漂白溶液碱度也有利于提高浆料漂白效果。
2.2连二亚硫酸钠单段漂白
(1)连二亚硫酸钠用量
控制漂白温度75℃、漂白浆料pH6.0、漂白时间60min,考察连二亚硫酸钠用量对浆料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连二亚硫酸钠用量的增加,浆料的白度值不断增加。当连二亚硫酸钠用量超过2.5%后,白度值增加幅度放缓,此时浆料的白度值约为66%,低于过氧化氢漂白的白度。
(2)漂白温度、时间、pH
从图4的漂白温度与浆料漂白效果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当漂白温度超过75℃以后,温度升高会增加连二亚硫酸钠的无效分解,降低漂白效果。因此控制漂白温度在75℃左右。从图5漂白时间与浆料漂白效果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反应时间120~140min期间,浆料的白度趋于稳定,,然而超过140min后,浆料的白度开始呈下降趋势,说明浆料的白度在反应120~140min时的漂白效果已经接近极限值。从图6可以看出,pH控制在5.5~6.0时,浆料的漂白效果**。
上一条:临沂杨木漂白面皮价格
下一条:临沂杨木漂白面皮哪家好
【扫码关注我们】